书法,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,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一种情感的抒发,一种审美的追求。从甲骨文、金文到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,书法艺术伴随着汉字的演变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。一、书法的历史沿革书法的历史几乎与汉字的历史一样悠久。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,就已经有了书法的雏形。随后,在青铜器上的金文,更是展现了早期书法的韵味。到了秦朝,小篆成...
书若人然,须备筋骨血肉,血浓骨老,筋藏肉莹,加之姿态奇逸,可谓美矣。——近代 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作字如人,然筋骨血肉,精神气脉,八者备而后可为人,阕其一行尸耳。——清 王淑《论书滕语》 书必有神,气,骨,血,肉,五者阕一,不成为书也。——北宋 苏轼《论书》初学之际,宜先筋骨,筋骨不立,肉何所附。——唐 徐浩《论书)风神者,骨中带肉也。老劲者,肉中带骨也。有志...
导语:书法,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历经数千年的演变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它不仅是文字的书写,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,一种文化的传承。本文将带您领略书法的魅力,了解书法的历史沿革,以及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继续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。一、书法的历史沿革汉字的形成: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和金文时期,那时的文字已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。隶书的出现:秦朝时期,隶书成为官方文书的主要书写方式,书法开始...
吴昌硕书法精品展:今年是海派艺术巨擘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。为了纪念这位艺术大师,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举办了“线条之美——吴昌硕书法精品展”。展览展出了20余件吴昌硕的书法真迹,包括石鼓文、金文、隶书、行草等多种书体。吴昌硕是中国艺术史上杰出的“诗书画印”四绝艺术巨匠之一,他的书法艺术深受人们喜爱。展览将持续至6月16日,期间还将举办多场艺术导览、学术讲座和公共教育活动。张海八十后新作展:在中国美术...
1.要练眼,即认真读帖 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:“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,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,专心致志的观看它,看准了才下笔”。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,爱不忍离,索性坐下读碑三天。读的帖越多,眼力就会越高,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,好在哪里。有一个成语叫“眼高手低”,眼高是手高的前提。发现不了美,不知什么是美,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。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...
4月8日,中国书协2024年度考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、驻会副主席李昕,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、副秘书长张潇羽,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彦出席会议。全国各考级承办单位负责人、书法出版社有限公司考级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。张潇羽主持会议。李昕表示,通过开展书法考级活动,搭建服务广大书法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研习交流的平台,提升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,不仅是推动美育教育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...
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